12月14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《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“敬老文明号”和全国“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”的决定》,襄阳市有3个集体荣获全国“敬老文明号”称号,谷城县老年大学跻身其中。
近年来,谷城县老年大学紧紧把握老年群体精神文化新需求,不断夯实为老阵地,搭建乐老载体,拓展助老平台,开展敬老服务。
一是激发老年教育活力。投资3000多万元,建成占地17亩、建筑面积近万平米的县老年大学。组建老年大学艺术团,建立优秀节目库。聘请县内知名非遗传人先后开设了“湖北越调班”和戏曲班,将濒临绝境的非遗在谷城大地重新生根、发芽。目前,老年大学开设19个专业,32个教学班,注册学员达1500多人次。
二是提升文化养老品质。县老年大学联合县人社局等七家单位开办了涉老公益类电视栏目《老来俏》,2018年2月开播至今已推出98期。2018年《老年俏》获得襄阳市电视栏目类作品二等奖,2019年作为唯一县级老干部工作宣传典型案例,在湖北省老干部工作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。学校先后组建了老年书画、文艺宣传等10支“新时代夕阳红文艺轻骑兵”服务队,深入乡村、社区、学校,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开展文艺演出和文化服务。近年来,开展“讴歌新中国、点赞新时代、助力新发展”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”等专题文化惠民活动14场,深受基层群众的喜爱。今年疫情期间老年大学暂停开放,为提高学员参与广度和学习黏性,学校积极在《老来俏》栏目搭建“空中课堂”,组织教师录制远程教学视频,开设线上课程20余项,课程累计点击观看20000余次,受到老同志们大量转发、点赞。
三是拓宽敬老帮扶渠道。学校每年邀请医疗专家教授健康和应急救护知识,累计培训学员5000人次。今年,创新助老服务机制,联合县重点医疗机构在老年大学推行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项目,采集1500多名注册学员基础信息,每月分批次为学员上门提供一次常规体检、保健咨询、皮下注射药物等免费服务。目前,已有400多名学员建立健康档案。招募学员志愿者500多人,成立“笑颜义工”服务队,提供精细化亲情服务9260多人(次)。近年来,向老同志发放“微心愿”征集卡1500余张,落实率达95%以上。学校最大限度降低学费标准,对困难和无单位学员实行学费全免,通过组织关怀、党员互助筹措捐助资金5万多元。学校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,坚持做到生病住院、家庭变故、教师节日“三必访”,增强教师的归属感,逐步稳定教师队伍。(谷城县)
